2025-09-19
作者: 来源:平顶山日报
点击量:0
山河记忆——寻访抗战老兵|百岁徐邦友:战场英勇打日寇 归乡生产亦乐呵

敬礼

徐邦友与家人在一起

徐邦友与重孙子
□本报记者 胡耀华 文/图
秋光正好,杨树叶沙沙作响。鲁山县仓头乡魏庄村一棵大杨树下,一位坐在轮椅上的老人声音洪亮与人聊天,手势有力。这位看似寻常的乡村老人,曾是有名的“神枪手”,在黄河岸边伏击过日军,也曾远赴越南接受日本侵略者的投降。
他叫徐邦友,今年100岁。岁月在他脸上刻下痕迹,却未曾带走军人特有的挺拔与坚毅。8月30日,记者来到徐邦友家,听他讲述难忘的往事。
饥饿难耐走上当兵之路
1925年,徐邦友出生在鲁山县仓头乡魏庄村一个贫苦家庭。出生仅40天,父亲就离世,剩下母亲与年幼的哥哥艰难养家。徐邦友8岁时偶获机缘入私塾读书,识得少许汉字。
1942年,徐邦友经人介绍,在汝州当了兵。“那时当兵,纯粹为了吃口饱饭。”徐邦友说,后来他才知道,这是一支专门打日本侵略者的国民革命军队伍,营长梁西海也是鲁山人。见徐邦友读过书,又胆大心细,梁西海让他做自己的卫兵,教他打枪、投弹以及战场生存知识等。
徐邦友展现出射击天赋,是在一位霍姓团长到部队视察时。团长当时对他说:“听说你炮头(枪法)好,给大家展示一下?”徐邦友二话没说,接过对方的手枪,一枪击碎对面房顶上的兽头耳朵。徐邦友还要打,团长笑着拦住说:“算了,还是省点子弹打鬼子吧。”
“我们梁营长就是个‘神枪手’,我是跟着梁营长学的。”徐邦友说,营长豪爽仗义,爱说爱笑,打起仗来总是冲锋在前,团长见了都喊他“大哥”。
黄河伏击战歼敌8人
1945年,徐邦友所在部队在黄河岸边与日军对峙。有情报说,日军侦察兵即将偷渡。营长命令徐邦友带一个排守第一道防线。徐邦友当场应允,但提出条件,必须要两挺重机枪、6挺轻机枪、10支好步枪。营长听后笑骂:“你小子野心不小哩。”
骂归骂,营长还是给徐邦友很快配齐了武器。徐邦友与战友商议后,一起埋伏在黄河岸边。
黎明时分,敌人炮弹飞来。徐邦友知道这是敌人在试探,遂下令:“不许动,有伤也得忍着。”很快,炮声停了,3个皮筏几乎同时从对岸驶了过来,每个皮筏上坐着3个全副武装的敌人。眼看敌人就要上岸,徐邦友依然按兵不动。营长在山坡上急得直念叨:“该打了。”直到敌人的皮筏就要靠岸时,徐邦友这才一声令下:“打!”顿时枪声骤起,火光冲天。领头的鬼子正要用电台呼救,被徐邦友一枪击毙。最终8名日军毙命,一人跳河逃脱。徐邦友等人刚撤出阵地,日军报复的炮火就覆盖了河岸。
徐邦友另外一段难忘的经历是在1944年。一天,他所在部队奉命在洛阳伊河旁边挖战壕阻击敌人。突然,鬼子的炮弹雨点般砸了过来,不少战友倒在了血泊中。缺乏重武器的徐邦友等人被敌人的火力压制得抬不起头,只能边打边撤。撤到一个叫江子河的地方时,徐邦友所在营队殿后,徐邦友和营长等人忙着埋地雷,之后躲在暗处观察。很快,两个鬼子侦察兵端着枪过来了,其中一个踩中了地雷,当场被炸飞,另一个想逃跑,营长拿起徐邦友的步枪,一枪就将其撂倒。
“我跑过去刚想弯腰捡枪,中枪的鬼子突然抬起头,伸手去摸旁边的枪,我拔出手枪对着他补了一枪。”徐邦友说。
此后,徐邦友所在部队退至陕西整编,徐邦友被编入荣誉第二师,升任副连长,后乘飞机抵达云南,远赴越南老街、海防、河内等地接受日军投降。1946年,徐邦友所在的荣誉二师被编入中国驻日本占领军,师长戴坚任驻日本占领军司令官。
“那时候我们天天学日语,说要到日本去。”徐邦友说,后因种种原因,这件事情被搁置了。
“直到现在,父亲偶尔还能说上几句日语。”徐邦友的儿媳孙秋玲说。
1950年,海南岛战役爆发,身为骑兵连副连长的徐邦友所在部队被击溃。徐邦友带领20多名战士撤退中发现一个弹药库,遂决定起义。之后解放军赶到,他与战士将弹药库完整地交给了解放军,并集体加入了解放军队伍,徐邦友还保留了原副连长职务。此后的一次剿匪中,徐邦友左脚踝被子弹打伤。伤好后,徐邦友还乡归家。
四世同堂生活赛蜜甜
返乡后,徐邦友种过地、下过煤窑、赶过马车、修过水库,把往事默默藏在心底。老人的二儿子徐春奇说,父亲年轻时身体很好,能空手抓野兔,两三米高的墙头能轻松翻过。
“现在不行了。年轻时一二百斤的东西我一只手就能举起来,三五个人一起上都不是我的对手。”徐邦友笑着说,他最擅长驯马。有一年,生产队在蒙古买了一匹烈马拉车用,结果根本套不上车,一不留神马就脱缰而逃。徐邦友得知后,抱住马脖子跑了十几公里,最终将其驯服。徐邦友说,这是他在部队骑兵连学的本事。
如今的徐邦友四世同堂,儿子、儿媳也比着孝顺。今年端午节,家人还为他办了百岁寿宴。
已经百岁的徐邦友红光满面、精神矍铄。记者问他有什么养生秘诀。老人笑着说,没啥秘诀,饿了就吃,渴了就喝。
徐邦友心态很好,天天一副笑呵呵的面孔,不爱生气,也从不占别人便宜,只是平日里喜欢喝酒,但也不多喝。老人的家人说,直到现在,徐邦友吃饭和睡觉时还要喝上两杯白酒。至于啤酒,有时候他一次能喝一瓶。
徐邦友的故事,是千千万万抗战老兵的缩影。他们曾在中华民族最危难的时刻挺身而出,之后又投身新中国的建设。正是他们用青春和热血,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和平生活。
下载附件:
豫公网安备41017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