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1-04
作者: 来源: 点击量:202
“四馆”设计效果图。 市城乡规划局提供
□记者 吕占伟平顶山新闻网讯 记者从市城乡规划局获悉,11月2日,平顶山市四馆(科技馆、党史馆、档案馆、地方史志馆)建筑方案设计、平顶山市老年活动中心(老年大学)建筑方案设计等规划方案通过专家评审。
四馆:新城区CBD商务
核心区的多功能活动场馆
平顶山市“四馆”工程项目基地位于新城区CBD商务核心区,是未来城市发展的重心,也是市民公共活动的集聚区。项目用地南临城市主干道龙翔大道,北侧、西侧为城市规划道路,西靠自白龟湖绵延而来的城市公园。项目可规划用地面积约2.43公顷,总建筑面积约7.6万平方米。
“四馆”建筑方案立意为“山高水远汝韵星光”,以北侧“三馆”高耸挺拔、棱角分明的形体拟山,以南侧科技馆舒展流畅、圆润细腻的形体喻水,两种形体曲直相依,和谐共处,共同营造出整体统一而又变化丰富的独特建筑形象。
南侧科技馆高38.4米,地面四层,地下一层,建筑面积约2.8万平方米。每层围绕中央核心空间设置多个展览空间,一层设计临时展厅,以作为其他临时会展活动的备用空间。
方案在中央核心空间设计了融入绿色生态概念并具有强烈标志性的“科技之树”,以起到统领整个科技馆展览空间的作用。在外部造型设计上,采用青色釉面玻璃打造饱满优美的圆台造型,以细腻传神的表皮肌理比拟汝瓷神韵,代表平顶山古代科技文化的悠久历史和伟大成就;以极富未来感的表皮肌理展示平顶山以科技为核心推动力,带领城市造就新的辉煌;圆台表面采用双螺旋的立面划分,既可以形成流畅动感的视觉效果,同时以螺旋图案象征宇宙和生命的终极内涵,也是科技发展的原动力。
北侧形体为三馆及科技馆办公功能区,高73.2米,共16层,含档案馆建筑面积约10800平方米,方志馆约7800平方米,党史馆约6500平方米,科技馆办公面积约1500平方米。其中一层为方志展厅,二三层为党史展厅,四层为档案展厅,五层为档案馆对外服务部分,六至十六层为办公区和库房等。建筑自上而下以连续的折板线条形成整体造型,以“竹简和层叠的书卷”意向传达档案馆、方志馆、党史馆记载历史、传承文明的建筑功能性格。
科技馆与三馆主入口分别朝向城市公园和城市干道,均设有独立的参观人员出入口、办公人员出入口及货物出入口,避免不同功能流线之间的交叉干扰。地下车库可提供约500个停车位。方案在科技馆和其余“三馆”之间的室外空间设计屋顶平台花园,作为科技馆的室外展场。
此外,方案还在三馆高层体量的西侧结合建筑退台的造型,设计室外观景平台,充分利用西侧城市公园的景观资源。
一中心:充满文化性和
时代感的“亲老”建筑
平顶山市老年活动中心选址位于新城区未来大道以北,吉祥路以西,福泉路以南,临近第一人民医院新院区。基地地处城市道路交叉口西侧,朝向偏转正南北向约37度,场地内部东南高西北低,高差约4.5米,用地面积为36505.87平方米。
本项目集老年大学、综合运动、文体活动、综合服务功能于一体,地上建筑面积约3万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约1万平方米。
方案源自老年人对于中式传统空间氛围的追溯和期待,以此为出发点,结合基地地形变化,创造出适合老年人活动的错落有致的建筑空间以及曲径通幽的园林小径,打造适合老年人休养生息的公园式建筑群落。
考虑到朝向及城市道路、噪声等影响,老年大学独立置于基地东北部。结合使用频率及功能属性,将综合运动功能部分置于吉祥路与福泉路交会处;将含有游泳馆、羽毛球馆等大体量空间的文体活动部分置于基地内侧,与基地西部的室外活动场所有机相连。综合服务部分则沿城市干道吉祥路设置于基地西南角,既方便其服务于整个建筑组团,又避免对其他功能空间产生干扰。
考虑车行出入口位置需避让城市道路渠化段,同时避免对周边道路环境产生干扰等因素,基地在吉祥路与福泉路各设计一个出入口,出入口附近设机动车临时停车位及地下车库出入口。结合建筑规划整体布局,基地主要出入口部位设计门廊,围合出庭院空间,限定人行活动空间。
建筑整体采用米黄色的色调,勾勒出温馨宜人的建筑氛围;局部点缀的木色则渲染了淳朴浓郁的园林气息。建筑造型提炼中式坡屋顶元素,以现代手法展现传统意蕴,整体风格精致、典雅,实现现代和传统的有机结合,表达出亲近老年人的文化性和时代感。
据市城乡规划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四馆一中心”是我市筹划建设的重大公共服务项目,该项目前期由市机关事务管理局负责,经公示招标由山东建筑设计院承担“四馆”设计任务,天津大学设计院承担“一中心”设计任务。两个备选设计方案经过报纸和网站公示、市民和网友投票、专家研究评审等环节最终敲定最佳方案。下一步,相关部门和设计单位将认真研究吸纳专家和委员提出的意见建议,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完善。
下载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