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17
作者: 来源: 点击量:1333
任应岐申烈成功的史志贡献
翟红果
2021年7月9日,河南省人民政府追认任应岐为烈士。这是英烈后代的骄傲!是鲁山人民的荣光!7月28日,鲁山县委宣传部命名任应岐故居为鲁山县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30日,举行揭牌仪式。告慰烈士英灵!赓续英烈精神!
任应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挂牌仪式
任应岐
任应岐(1892—1934年),字瑞周,出生于鲁山县仓头乡刘河村一个农民家庭,著名抗日爱国将领。他一生追求正义、投身革命,青年时代投笔从戎,追随孙中山,参加平定陈炯明叛乱和北伐战争。“九一八”事变后,走上抗日反蒋道路。1934年5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任应岐与吉鸿昌等组织“中国人民反法西斯大同盟”,进行反蒋抗日活动。1934年11月24日,任应岐、吉鸿昌被国民党反动派枪杀,英勇就义。他牺牲前留下的“大丈夫有志不能伸,有国不能救,痛哉!”的遗言激昂悲怆,惊天地泣鬼神的大义凛然和浩然正气跃然纸上。
党的十八大以来,鲁山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红色资源的挖掘和运用,把任应岐申烈作为赓续红色文脉的一项重要工作列入日程。2017年9月,鲁山县炎黄文化研究会任应岐研究中心成立,并启动申烈工作;2019年4月,鲁山县委成立任应岐申烈工作领导小组,加强领导,制定方案,明确任务,确保申烈工作落到实处,有序推进。
纪念吉鸿昌、任应岐就义86周年座谈会
申烈工作开展以来,有关单位和组织先后举办六次座谈、研讨等活动,交流、研讨、论证任应岐抗日反蒋,尤其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组织“中国人民反法西斯大同盟”,与吉鸿昌组织中原暴动的历史史实和生平事迹,为申烈工作注入生动、详实、可靠的历史文献资料。2017年9月、11月,先后举办纪念任应岐诞辰125周年、就义83周年座谈会。2020年11月,举办“纪念任应岐、吉鸿昌就义86周年暨中国人民反法西斯大同盟史料座谈会”,全面肯定“中华反法西斯大同盟”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执行特殊任务的重要组织,为任应岐申烈坐实牢靠的史实佐证。
几年来,为寻求任应歧的革命足迹,丰富充实申烈资料,任应岐研究中心的同志不辞辛苦、宵衣旰食,奔赴北京市、天津市,湖北红安县、麻城市,抗日战争纪念馆、扶沟县吉鸿昌纪念馆等地调查核实关键资料,形成60余万字的《任应岐资料汇编》。最后经过邢春瑜、刘天旭、于庆彬、马昶红等反复甄别、筛选,确认主证材料12份。其中中央党史文献研究室2份、省地方史志办公室1份、省党史研究室3份、市县党史研究室各3份。
任应岐与中国共产党史料研究座谈会
在任应岐申烈过程中,各级党史研究部门和地方史志部门充分发挥了史志成果不可替代的价值和作用。
2020年7月,于庆彬、马昶红通过鲁山县地方史志编纂室王顺利主任介绍来到市地方史志办公室,搜集有关任应岐的资料。漫漫申烈路、处处真情在。通过交谈,我了解他们决心为任应岐申烈的坚定信心和令人敬佩的情怀,他们艰辛的工作、无私的奉献和不辞劳苦、孜孜以求的精神也深深打动我。8月,他们又提出需要提供《河南省志》关于任应岐烈士的记述资料,我立即与河南省地方史志办公室有关领导进行联系,副主任袁伦中当即表态,这是好事,全力支持,随到随查。在河南省地方史志办公室的支持下,很快查阅到《河南省志·人物志》第714—716页任应岐传的记述。
《平顶山市志》“任应岐传”
《任应歧传》用1300多字的篇幅客观记述了任应岐投笔从戎、驰骋中原,誓死抗日、慷慨赴死的人生经历。任应岐将军身上体现出的中国人民英勇顽强的精神,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1939年6月,毛主席在延安高级干部会议上赞扬任应岐“坚持革命,没有叛变”。李先念在新中国成立后为任应岐题词:人民儿子。追认任应岐将军为烈士,就是赞扬他追求真理、坚定信念的崇高理想,弘扬他坚贞不屈、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任应岐申烈成功再次说明志书记述人物的重要性。人物志是志中之志、志之精髓,是地方志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对人物的录记是提高方志质量、增强志书功能的重要途径。历史离不开人物,无人物不足见历史之进展、社会之动态,记述人物反映人文大观,以期鉴戒教化,尤其对先进英模人物的记述使其风范长存,以为后人楷模。志书是正史、信史,它的“官书性”决定人物的权威性、史实性、真实性;它的“社会性”决定人物的实用性、可读性、育人性。人物入志可以为人物的研究提供真实的史料、为爱国主义教育提供鲜活的材料、为建设专题纪念馆奠定材料基础、为文学影视作品的创作和编排提供史料参考。
记述英模是新时代史志工作者的光荣责任。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红色文化的传承,他在地方考察调研时多次到访革命纪念地,瞻仰革命历史纪念场所,反复强调要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作为史志工作者要要牢牢把握新时代为党立言、为国存史、为民修志的历史使命,在三轮修志中准确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历史虚无主义,坚持政治性、思想性、科学性相统一,围绕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辉煌成就和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的重大事件、重大节点,记述英雄模范人物,传播红色文化,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增加史志的表现力、影响力和传播力,让英模人物成为新时代方志的新特色,使之成为富有特色的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红色经典。
英雄浩气满乾坤。记述英烈是为了铭记英烈。英雄之于我们,是时代的担当者、奋斗者,是国家的荣耀、民族的脊梁,始终都是国家与民族前行路上的明灯、是奋进新时代的无穷力量。我们要尊崇、敬畏英雄,学习、崇敬英雄,缅怀英模的丰功伟绩,传承英模精神,让英雄烈士浩气长存,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
下载附件: